我與翔龍共成長
正值翔龍集團成立二十周年慶典之際,我作為一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員工,無不由衷地為公司的發展壯大而感慨,為親身經歷的人和事而感動?,F將我工作幾年來的所見所聞抒發一下自己激動內心的感情。
我曾是一位國企職工,我和許多朋友一樣,參加工作以后,每天上班下班,從來沒有感覺到這就是一種幸福。二十多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著,甚至使我對工作產生了一絲厭倦和無聊,總感覺重復、單調、乏味的工作何時是個頭呀?
可自從單位破產后,公司700多名干部職工突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每個人從企業的主人翁,一夜之間突然變成了無所事事的失業人員,僅靠每月領取200多元的失業金來維持生活,家庭生活水平頓時抓襟見肘。那期間,很多人外出打工謀生,我憑借在企業學到的技術謀得燒取暖鍋爐、制作廣告牌、銷售農機等暫時性的工作獲得十分微薄的收入,生活異常艱辛,那種無奈與艱辛至今想起還心酸萬分。才30多歲的我,感覺自己有些老氣橫秋、暮氣沉沉了。
失去才倍感珍貴!工作了這么多年后,心情和生活早已變得平淡,直到破產后我才意識到,這平淡和簡單是一種多么經得起推敲的幸福啊 !在我人生最艱難的時候,翔龍集團公司接納了我們,使我們走出了生活困境,改變了我人生的歷程?!?/span>2002年4月29號”這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現在我把它看做我的第二個生日。說實在的我到公司前是抱著為自己尋求生計的心態,到公司工作過后,通過半年多的接觸,我對自己人生看法、工作態度有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對我這樣一個人來說自己人生理想也有了一定追求。在公司工作的10多年里,我見證了公司事業不斷發展、經濟效益不斷增長、員工隊伍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升、收入不斷提高和對社會無私的奉獻。
作為一個原國企的中層管理人員來說,對于民營企業是一個什么樣的管理模式,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際關系,特別是群團組織怎樣圍繞企業經營開展工作完全是一片空白。過去只是聽人說民營企業一般是一個家族性企業,是一個老板說了就算的企業,是一個只顧老板腰包的企業,不管員工如何發展的企業。進入翔龍集團公司后,使我改變了對民營企業認識上的偏見。
記得我剛進公司的時候,公司正舉辦“十年慶典”、“創業功勛”時期,我親眼目睹了這一歷史性發展過程。我第一次穿上了公司發給的氣派的“國鳳”紀念西裝,在社交場合我能挺胸昂頭,贏得眾人的贊許。在我勞動的場所,忙碌的身影,燦爛的笑容,豐厚的報酬,使我走出了生活困境,改變了我人生的軌跡。我內心由衷地感到無比的高興。呵,這就是我將要在這里工作的福地——山東翔龍集團。
公司董事長歷來十分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和發展。在公司工作這十多年里,開展了各項創建活動,在人力上、物力上、財力上都給予極大支持,在對關愛員工上無微不至,在社會公益事業上更是顯現出了翔龍集團是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如集團公司注重企業文化的提煉,讓企業精神緊跟時代的脈博,傾注企業對員工的愛心。近年來,集團公司積極開展各種培訓活動。例如,在全集團引入“智慧系統工程”機制落地活動,倡導“生發指揮創機制 、內部創業多賺錢 、合作共贏謀發展”宗旨,在企業內部搞市場化運作,沒有機制創機制,出了問題找機制,追求“企業永遠有降不完的成本”的信念。一是為員工提供展示個人才華的平臺;二是企業與員工共同分名分利,關心員工政治生命、素質教育和經濟利益,確保企業與員工“雙贏”,從而使員工看到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緊密相聯。
如今集團公司榮獲“全國供銷系統先進企業”、“就業先進會員企業”、“百強企業”等榮譽,董事長本人也被評為“2007臨沂經濟年度人物”、“中國化肥流通體制改革輝煌十年突出貢獻獎” 、“改革開放三十年創業創新人物”、榮獲中國磷肥協會、中國硫酸協會“突出貢獻獎”,取得如此豐碩成果,確實不易,但這也是必然。你聽,許多老員工在各類場合和平時的交談中都表達出了肺腑之言,感謝公司和董事長對他們的培養和關愛。你看,一張張宣傳展板、一篇篇文字記載、一幕幕影像資料,無時無刻都不在記錄著公司發展歷程。
朋友,當你走進“翔龍”,成為這個大家庭中正式一員的一霎那,你能否告訴身邊的人們,是你對“翔龍”企業文化的認同、還是被“翔龍”輝煌燦爛的發展歷程所折服?是你被“翔龍”社會責任所感召,還是為成就你的夢想而加盟?也許這些都不是你最原始的想法!
經過“翔龍人”二十年艱苦創業與努力拼搏,一個“和諧翔龍”、“責任翔龍”、“品牌翔龍”和百年“翔龍”,初具雛形,并逐步發展成為沂蒙大地上的一支耀眼奇葩,璀??奪目。
二十年,人生彈指一瞬間;二十年,多少個風風雨雨;二十年,拼搏與苦斗;都凝聚著開拓者、建設者們的辛酸與苦辣、奮斗與快樂;是他們成就了“翔龍”、托起了“翔龍”、壯大了“翔龍”……!
回顧翔龍集團發展的歷史,解讀公司成長的軌跡,不難理解這是一個智者的舉措、一個成功人士的人生軌跡。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國企改革尚未開始,許多人眷顧和留戀鐵飯碗,恰恰在這個時期(1993年),集團公司創始人解永軍董事長帶領8名創業者成立了“臨沂供銷實業公司”,開始了集團公司二十年艱苦創業與發展歷程。他們走南闖北,沿著設定的目標不斷探索和博弈,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在創業的征途中一路伴隨著他們失敗與辛酸、成功與喜悅,他們始終堅定信念,視奮斗為快樂。他們將自己最充沛、最具活力的年華全部奉獻給了今天企業——山東翔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有些往事讓人感動,總有情節讓人情不自禁!感恩父母,是他們賜予了我生命,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并撫育我長大成人,——拜!感恩師傅,是他們用知識與智慧健壯了我們的羽翼,使我有飛向天空的力量,——拜!感恩同事,茫茫人海、蕓蕓眾生,相遇相知伴我成長,——拜!感恩我的翔龍集團,感恩我的施豐化工有限公司,是她們給我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拜!
自從翔龍集團重組原“費縣化肥廠”成立施豐化工有限公司并搬遷建設以來,我和所有翔龍人一樣,越來越感受到翔龍集團這個大家庭的溫暖。領導的關心和愛護,同事的幫助和問候,化工園區優美靚麗的生產及生活環境,尤如一屢屢春風,吹得我們心頭暖意融融。尤其是集團公司在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提升,使我們公司產品產量快速提高;質量穩步提升;“施可豐品牌”產品不斷銷往國內外市場;各種消耗明顯降低;費用不斷減少;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設備更新改造日趨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員工收入逐步提升;業余生活不斷豐富,在集團“三次”創業的道路上煥發了生機與活力。更可喜的是在經歷了破產、重組、搬遷建設后,施豐人正滿懷一顆感恩的心,化做工作中無窮動力,以迫切的心情忘我地工作。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用真情、真心、真干回報翔龍集團,回報施豐公司;“共同的事業,大家的翔龍”核心價值觀早已深入人心。如今抱怨發牢騷的人少了,腳踏實地上進的人多了;在崗聊天打發時間的人少了,埋頭鉆研業務的人多了;遇到困難時相互推諉的現象少了,企業的凝聚力增強了;勤勤懇懇干好本職工作的人多了,敷衍了事不拿工作當回事的人少了。人們懂得了珍惜——珍惜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崗位,珍惜自己的企業。也許我的努力和付出微不足道,但是我更愿意把這看作是我們企業精神的凝聚。在一個企業里,一個人的力量真是很小,作為公司一名普通職工,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工作時再精心一點,巡檢時再認真一點,節約每一滴水,利用好每一度電,這是企業最重要的財富,也是最最不能缺少的職業操守。
如今,我為能擁有一份塌實而穩定的工作而感到幸運,我為自己是翔龍集團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我為自己能重新擁有一個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工作崗位而感到高興,我為翔龍集團能為我們提供各種展示自我能力的舞臺而感到幸福。對于給予了我太多的施豐化工公司,我愿把全部的“愛”奉獻給她,只有這樣才能激起我的感激之心、報答之意。
今天我們在這里謳歌“翔龍”,更應該謳歌那些曾經為集團公司的建設與發展嘔心瀝血的開拓者們,謳歌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品質、他們的人格魅力,讓他們的奮斗歷程永遠成為鞭策“翔龍人”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
朋友們,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為建設“和諧翔龍、責任翔龍、品牌翔龍、百年翔龍”而共同努力奮斗吧!
2012-11-28